导入数据...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科研绩效评价
[成都大学财务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0日
  查看:
  来源:

 


成都大学
2014年整体支出绩效暨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报告完成单位:成都大学
完成时间:二O一五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成都大学2014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整体基本况……………………………………………………1
(一)单位概况及基本职能……………………………………………1
1.单位概况…………………………………………………………1
2.单位基本职能…………………………………………………4
(二)201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
1.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5
2.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工作卓有成效……………………………6
3.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7
(三)单位收支总体情况………………………………………………8
1.财政资金收入情况………………………………………………8
2.财政资金支出情况………………………………………………8
3.资金结余情况……………………………………………………8
二、单位开展支出绩效自评的步骤及方法……………………………9
三、单位支出绩效评价得分情况………………………………………10
(一)自评得分…………………………………………………………10
(二)指标说明…………………………………………………………11
1.资源投入…………………………………………………………11
2.过程管理…………………………………………………………19
3.投入效果…………………………………………………………22
四、自评结论及建议……………………………………………………30
 
(一)自评结论…………………………………………………………30
(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31
1.研读领会评价指标,有效推进绩效评价工作…………………31
2.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为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指明方向…………31
3.注重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3
4.及时完善部门职能,促进支出绩效提升………………………34
(三)存在的问题……………………………………………………34
1.预算安排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4
2.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监督…………………34
3.加强项目资金使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执行进度……………35
(四)提升单位财政支出绩效工作水平的建议……………………35
1.建立财务分级负责管理体制,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35
2.健全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夯实财务管理基础……………35
3.实行经费管理项目责任制,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实现…………36
4.建立预算评审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与前瞻性水平…………36
5.广泛开展校内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财政支出绩效不断提升…37
6.推进滚动预算,构建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37
第二部分 成都大学2014年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一、科研项目概况………………………………………………………38
二、科研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40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40
    1.资金计划及到位…………………………………………………40
    2.资金使用…………………………………………………………40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40
    1.管理制度健全……………………………………………………40
    2.资金使用合规……………………………………………………41
  3.会计核算…………………………………………………………41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42
三、科研项目完成情况…………………………………………………44
(一)项目完成任务量…………………………………………………44
(二)项目完成质量……………………………………………………44
(三)项目完成进度……………………………………………………44
四、科研项目效益情况…………………………………………………44
(一)科研工作专项各级科技奖励成果………………………………44
(二)科研工作专项技术效益…………………………………………45
(三)科研工作专项社会效益…………………………………………45
(四)科研工作专项经济效益…………………………………………46
五、评价结论、问题及建议……………………………………………46
(一)自评结论…………………………………………………………46
(二)问题及建议………………………………………………………47
附件1: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得分表)………………………………………………………………………49
附件2: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绩效自评说明………………………52


 

成都大学2014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要求,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成府发〔2014〕6号、《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对2013年市级财政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成财预〔2013〕24号)、《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4>的通知》(成财预〔2014〕9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整体支出纳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学校高度重视绩效考评,将实行绩效评价、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按照市人大开展2014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督查工作的要求,学校于2014年3月全面启动该项工作,将此次接受绩效考评视为事关学校总体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制定了接受成都市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方案,组成相应的工作机构,对全校各个部门采取分级评价和全校整体评价相结合方式具体实施绩效评价。现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整体基本概况
(一)单位概况及基本职能
1.单位概况
成都大学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始建于1978年,现位于成都东部新城的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校园占地2714亩,校舍面积6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33.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藏书178万册,学校拥有国内综合性药物研发主要机构之一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形成以工学、人文学科、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现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及专业领域17个,有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27门。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7个,全日制在校生2.1万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专任教师108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98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55.0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81人,占专任教师数量的53.44%。学校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等各类优秀人才计30余人。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产业发展需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已形成与成都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布局,持续推进“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工程”。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7项、省部级奖励8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个,学校连续5次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建校以来已培养了10余万毕业生,为成都区域发展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以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构建了符合学校特色的产业融合型地方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宽领域协同创新,实现校政企的深度融合,学校有国家级科技平台3个(国家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实验基地及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药类);省部级科技平台6个;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启动了公共资源平台和4个学科交叉中心建设。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取得新进展,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1项,国家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艺术类项目2项(四川共5项),横向项目602项,直接服务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和技术转化项目454项,出版专著与教材204部,主办医药类核心期刊2种。学校获国家科级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近四年科研经费累计达1.96亿元,年均科研经费达到4902.11万元。
学校积极拓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学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8年,学校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四川省首个“泰国语言文化中心”。学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在媒体艺术领域强强合作,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10年,学校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揭牌成立,我校成为继四川大学后省内第二所成功申办孔子学院的高校,标志着成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全国,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与成都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战略,优化结构、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跨越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成都市地位相匹配的在国内知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2.单位基本职能
(1)人才培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成都市委市府关于加强成都大学建设,明确办学定位,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成都经济社会能力等文件精神,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科学研究。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突出学科建设,增强科研实力,积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为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促进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3)服务地方。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而城市型综合大学更强调服务地方的主动性。作为一所城市型综合大学更应紧密结合成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地方特色,广泛参与并深度融合到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中,主动为成都的社会经济、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成都、智慧成都等建设服务。
(4)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力度,以成都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大专业平台建设思想。深入推进“卓越计划”,已初步构建起国家级(5个)、省级(5个)和校级(10个)的卓越计划培养体系。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确定土木工程等12个专业立项为校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积极开展MOOCs探索,在教育部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学堂在线”系统上建设10门课程,成为全国地方高校课程联盟(UOOC)成员单位并有2门MOOCs课程获批建设,投入经费200万元建设沉浸式教室。启动审核评估相关工作,构建校级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纲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提高班、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学生学习打造更多优质资源。
持续推进“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工程”,成果明显。学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坚持学、思、行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日常行为践履的有机融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参加全省大学生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16个奖项,其中舞蹈节目《酥油灯》荣获一等奖,并被选送教育部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比赛。《老友网•中老年网络社区》创业项目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获80万元风险投资和省政府3万元专项扶持资金;20个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招生就业呈良好态势。本科招生占比从去年的68.4%提升到80.9%,在四川省本科录取中,文理科分别高出省控线23分和29分,浙江、贵州、福建等省市招生录取分数线高出当地二本线65分以上,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毕业生实现就业5548人,就业率93.87%,圆满完成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政府目督办下达的最终就业率85%的就业目标任务,并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7.52个百分点。
2.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工作卓有成效
2014年,由我校作为第二主持单位完成的项目“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我校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全年获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6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申报3项、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22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总计6297.56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07项、科研经费总计612.5万元;全年组织申报且获受理各类专利75项,获得专利授权56项;全年共发表研究性论文12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篇(一区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7篇,CSSCI期刊收录论文(含扩展期刊)7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6篇,人大复印3篇;全年出版著作80部。
2014年,制定了“成都学院2011计划”实施意见,以我校优势学科和省厅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平台为基础,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实现校政企的深度融合。川抗所作为牵头单位组建的“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四川省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立项;建立了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申请获批了两个省级科普基地;作为牵头单位与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启动了公共资源平台和4个学科交叉中心建设等,为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和特色优势发展,承担国家和地方高层次科研服务项目,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
学校积极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完成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服务成都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承接市级各部门、相关院校调查研究课题50余项。学校与锦江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施校地协同创新战略;为贯彻落实“蓉十条”的高校示范点建设,建立深入实施“蓉十条”的模式示范区,与市科技局、市技术转移集团等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促进成大科技成果在成都本地转化,助力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
3. 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
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学校在2013年首次对校内所有的项目经费进行了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财务分级管理体系,补充、修订了学校各类财务制度。强化了二级单位负责人的财经责任意识,全校各学院、部门的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学校正在形成符合财务规范要求、支撑学校快速发展、兼顾职工合理诉求的财务运行新常态。
学校二级单位的管理得到加强。川抗所深度融入学校,完成新的领导班子搭建和人员定编定岗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新的继续教育学院。加强了对附属医院的管理,探索分级诊疗模式,与成都各区市县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地共计5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了对口帮扶及双向转诊协议;成立了附属医院十陵医院,将“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展服务面,也解决了原校医院运行的困难,医教结合相互促进的成果日益凸显。
2014年,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校区处置、博爱幼儿园股权转让等资产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妥善解决;审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规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校工会搭建民主平台,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渠道;校友会工作有力推进;离退休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服务育人效果明显;文献建设和学报、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局面良好。

(三)单位收支总体情况
1.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学校2014年度收入合计53448.23万元,包括财政拨款收入39805.35万元;事业收入10918.99万元;其他收入2723.89万元。
2.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学校2014年度共支出54150.73万元,包括基本支出29005.40万元;项目支出22905.40万元;科研支出2239.93万元(不含培训经费)。
3.资金结余情况
学校2014年度共结余10927.57万元,包括事业收支结余7162.57万元;基本建设收支结余3,765.00万元。
二、单位开展支出绩效自评的步骤及方法
根据市财政关于本次部门绩效评价的相关文件及工作要求,学校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算绩效考核办法》,指导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开展。学校分前期准备(包括方案制订、资料收集整理)、自我测评、现场评价、报告撰写四个阶段完成此项工作:
在前期准备中,首先召开了成都大学2014年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布置会,会议指定了此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了绩效考核范围、内容、实际及工作安排,要求各一级预算单位按方案要求积极推进2014年绩效考核工作。同时,召开成都大学2014年预算绩效考核专家工作会,确定2014年绩效考核考评体系,明确绩效考评分构成,确定绩效考核时间以及确定绩效考核工作安排。
在自我测评阶段,总结2013年学校进行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各一级部门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部门根据2014年预算批复和决算,以《成都大学2014年XX工作专项经费指标体系(自评得分)》为依据进行自评打分,并撰写自评报告。
现场评价阶段,采取查阅资料及数据横纵向对比方式,采用了查阅文件、抽查凭证、核对原始记录、询问相关人员等方法,重点测算目标设定合理性、资源配置全面、准确性及整体效益实现等情况,计财处编制《2014绩效考评汇总表》。
报告撰写阶段,专家组根据相关材料,撰写分项目评价意见,完成《201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三、单位支出绩效评价得分情况
    (一)自评得分
2014年成都大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得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自评分
1、资源投入 1.1-目标设定 1.1.1-战略清晰 2 2.00
  1.1.2-任务明确 2 2.00
 1.2-资源配置 1.2.1-预算安排全面性 10 10.00
  1.2.2-预算安排准确性 5 4.80
  1.2.3-人大预算审查 5 5.00
 1.3-行政成本 1.3.1-“三公”经费变动 6 6.00
2、过程管理 2.1-预算执行 2.1.1-预算调整 6 5.75
  2.1.2-结余结转 5 5.00
  2.1.3-“三公”经费控制 6 6.00
  2.1.4-会议费控制率 3 3.00
  2.1.5-政府采购执行率 5 4.70
 2.2-预算管理 2.2.1-管理制度健全性 4 4.00
  2.2.2-资金使用合规性 5 5.00
  2.2.3-会计核算 2 2.00
  2.2.4-预决算信息公开 4 4.00
 2.3-决算审查 2.3.1-部门决算质量 5 5.00
  2.3.2-人大决算审查 5 5.00
3、投入效果 3.1-整体效益 3.1.1-社会效益
(重点学科建设) 8 8.00
  3.1.1-社会效益
(教学教改成果)  
  3.1.1-社会效益
(学生就业情况)  
  3.1.1-社会效益
(服务成都市地方经济发展)  
  3.1.1-社会效益
(国际合作交流)  
  3.1.1-社会效益
(师资队伍建设)  
  3.1.2-经济效益
(科研经费引入情况) 2 2.00
  3.1.2-经济效益
(获授权专利情况)  
 3.2-项目支出绩效 3.2.1-科研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 10 10.00
  3.2.2-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  
  3.2.3-招生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  
合计 100 99.25
(二)指标说明
1.资源投入
(1)目标设定
①战略清晰且依据充分。学校制定战略发展目标的依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成都大学的办学要求和年度工作重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发展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保障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对成都大学的要求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全省普通高校综合实力前十名,把学校打造成为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强调:成都大学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学校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要重点抓好“师资力量提升、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班子建设、教育创新”五个方面的工作,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对口支持工作,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
根据国家发展纲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成都学院章程》,提出了学校总的办学目标:
总体办学目标定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高水平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类型定位: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科定位:学校设置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医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围绕国家、地方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统筹规划和调整学科布局,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全国,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特色定位:构建与四川省、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健康产业、汽车产业、教师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六大专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学科品牌,重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动画、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
成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如下:
规模与层次:稳步扩大本科办学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各类校际交流项目;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建设,规范并促进成人教育,大力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到 2015 年,学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 25000 人1,其中全日制普通本 专科在校生保持在 21000 人,本科比例达到 90%左右,硕士研究生达到 200 人左右。
学科与专业:优化学科结构,促进优势特色学科的发 展,构建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及符合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平台。到 2015 年,力争建设省 部级重点学科 1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 10 个左右,优化、调 整本科专业结构,形成以工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医学为主 的学科结构,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本科专业稳定在 50-5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达到 4 个,省级特色专业达到 9 个,力争获得国家 级教学成果奖 1-2 项。
教师队伍:加快建设一支与城市型综合大学发展相适 应的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突 破,力争建设一支具有 10 名左右的在省内外具有重要成就的学科带头人、30 名左右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70 名左右硕士生导师为代表的杰出人才队伍;形成 150 名左右 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优秀 教学团队 6-8 个,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专任 教师规模达 1100 人(不含 20%的兼职教师) ,师生比达到 1:18,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7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 例达到 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 50%以上, 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力争达到 15%。
科学研究与地方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级课题立项 10-14 项,省部级项目立项120项;争取获得省部级奖励1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项;授权专利40-45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20篇、CSSCI 收录论文 300 篇;到201年年度科技经费达到8000万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达到 3-4 个,高校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含工程中心)达到 8 个。扩大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总额,力争“十二五”期间年均横向科技经费达到科技经费的70%,在成都发展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提升合作交流层次,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继续扩大各类校际交流和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 2015年,在校留学生规模扩大到每年200人以上,进一步开拓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等国际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创立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扩大我校 的国际影响。
办学条件:继续推进新校区建设,到 2015年十陵校区建筑总面积达到 44.4 万平方米,完成附属医院、科技创新园、国际教育园区等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达到 6000元以上,实验实习场所面积增至8万平方米左右图书馆藏达到30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0万册以上,期刊3000种;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实现办公、图书、档案、教学等校内信息资源共享。教职工收入水平达到全省地方院校前列,生活与工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由此可见,学校的战略目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要求。
②任务明确且落实积极。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党委制定了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全面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工程,积极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办学条件保证工程,全面加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服务成都发展工程,进一步彰显城市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力实施党的建设工程,全面构建支撑学校高水平发展的内部管理体系。要点细化为34项任务,并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保证每项工作都有分管校领导和具体的执行部门,将其纳入部门年度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各二级单位根据学校任务分解情况,制定了各自的部门工作计划。将分解任务作为重点工作予以实施。
总体而言,成都大学已经将其战略目标分解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行动,这些目标和行动将对战略目标最终实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资源配置
①预算安排具有全面性。2014年成都大学经费预算安排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重点保障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项目顺利开展,在预算安排上体现了“统筹安排、兼顾重点”原则,现将预算安排说明如下:
重点学科建设的预算:根据《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安排,通过对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9个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建设投入,增强我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通过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项目、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培育项目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扶持项目的重点投入,为建设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层次,下一步拓展硕士点奠定基础。2014年安排经费313.2万元分别用于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硕士专业学位点培育项目和硕士专业学位点扶持项目建设、提高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
科学研究工作的预算:根据《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的相关要求,提升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探索改革学校科技工作管理服务体系,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针对重点学科,做好以科技平台和科研团队为核心的科研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科研任务、目标和考核管理制度,下放部分科研项目管理权限,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研究制定有利于川抗所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工作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夯实科研工作基础,着力在重点实验室建设、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成果获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学校科研实力整体提升。2014年科研工作专项经费预算为615万,其中:科研运行60万元;科研平台专项经费170万元;校青年基金项目100万元;科研成果奖励及科研配套经费285万元。
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工程的预算:根据学校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要求,人事工作专项预算44.94万,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专项(项目队伍建设专项)225.00万元,人事处引进人才工程专项经费(项目队伍建设专项) 860.00万元,人才引进工作专项(项目队伍建设专项)26.30万元。
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的预算:2014年学校教学工作项目要包含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330.28万,学校教学工作经费186.00万元,学生实习费(项目教学工作专项)360.00万元,教务处创新创业专项之学科竞赛专项(项目教学工作专项) 45.00万元,教务处创新创业专项之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专项(项目教学工作专项) 22.00万元,招生经费70.00万元,教师酬金及任选课课酬 金额43万元等项目。
办学条件保障工程的预算(基建):根据学校党政工作要点要求,2014年安排基建处附属幼儿园工程项目专项预算为1098.08万元,老校区环评工作经费20.00万元,基建处工作专项6.50万元,基建处零星工程222.00万元。
②预算安排的准确性。根据2014年年初收入预算表、2014年年初支出预算表、2014年追加预算情况、2014年收入决算表和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权责发生制列报申请表,成都大学2014年年初预算为64852.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4623.36万元,事业收入19470.10万元。年底实现事业收入10918.99万元,预算注销资金为8551.11万元(19470.10-10918.99);2014年期中追加预算5181.99万元。
③人大预算审查。根据《成都市财政局关于批复市级2014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成财预〔2014〕5号)材料,在市人大预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因此,成都大学2014年的预算是准确、全面的。
(3)行政成本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政治局关于八项规定的精神,本着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杜绝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项目经费管理严格按《学校办公室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执行。招待费预算95万元,实际支出342807.10元,节约开支607192.90元;小车运行费预算177万元,实际支出1024558.93元,节约开支745441.07元。
2.过程管理
(1)预算执行
①预算调整。该指标反映和考核了预算的调整程度,反映了单位在年度内涉及预算追加、追减和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学校2014年调整预算两次,分别为:从教学日常经费中调出600万元、从学生工作经费中调出300万元、从科研工作专项经费中调出100万元用于提前偿还贷款;追加2014年采购预算35万元。2014年支出预算数为54150.73万元。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为1.91%。调整预算的依据为成都大学关于调整预算的请示(成都大学关于调整2014年预算的请示(成大【2014】33号;成都大学关于追加2014年政府采购预算的请示(成大【2014】27号)、财政局关于调整预算请示的批复(成财教【2014】208号)。
② “三公”经费控制。该指标主要是考核2014年“三公”经费的预算数和决算数的比较情况,反映了单位对“三公”经费的控制情况。因公出国(境)经费2014年预算安排20.70万元,较2013年预算23.29万元下降11.12%。公务接待费 2014年预算安排95.00万元,较2013年预算104.00万元下降8.6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预算安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7.00万元,与2013年预算持平。
2014年成都大学“三公”经费、公务用车购置费预决算对比表
项目 预算金额(万元)
(1) 决算金额(万元)
(2) 决算比预算增长率(%)
(3)=[(2)-(1)]/(1)*100
因公出国(境)经费 20.70 18.23 -11.93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177 102.45 -42.11
公务接待费 95.00 34.28 -63.91
公务用车购置 0 0 --
④会议费控制率。该指标主要考核单位会议费用的预算和决算之间的比较情况。学校2014年会议费的预算数为174.88万元,决算数为165338.80万元,会议费控制在预算数内。
⑤政府采购执行率。该指标主要考核预算单位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反映了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完成今年学校下达招标采购任务为专项经费2778.2954万元招标任务,已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近 1136.9188万元 设备到货验收及付款工作,支付2013年设备质保金等尾款68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年组织校内自行招标项目12项,经费181.035万元 ,组织并参加政府采购项目 123 项(其中包括后勤服务公司的小型维修项目),委托中介机构实施招标项目21项(其中包括后勤、保卫部门经费和校医院的自筹经费等项目),共计150个批次。完成全校所有采购计划的申报。

   (2)预算管理
①管理制度健全性。
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学校不断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2013年度修订完善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决)算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经费支出审批暂行办法》、《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支出审批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2014年,完成《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算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成都大学2014年XX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得分)》、《部门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范本》,从总则、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等次,到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制度实施基础。同时编印了《收费文件汇编》、《科研管理制度办法汇编》、《成都大学2014年部门预算》、《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手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经费报销指南》手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部分经费支出管理补充规定》等,方便了师生了解相关财经政策,提高了办理财务日常手续的效率。
为狠抓内部制度建设与流程管理,规范业务操作,防范财务风险,学校通过梳理和汇总政策制度,检查和修订具体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以制度化措施堵塞漏洞形成了计财工作文件汇编。收集了截止2015年11月,各级政府发布的法规和财经政策44项;汇集学校财务制度、流程、内部风险控制办法等53项相关文件制度。同时在学校党政领导大力支持下,多次召开全校性财务工作会议,宣讲财经政策,分析学校的财务状况,使广大干部职工强化了财经意识,自觉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财经制度。
通过以上工作,学校在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在执行层面规范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流程,加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管理。
②资金使用合规性。学校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完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
在预算编制时,学校严格按照《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决)算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大学预算编制流程》的规定,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金运行效果检查,科学化、合理化编制预算。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实行综合财务预算。学校预(决)算委员会负责审定批准学校预算方案,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按照集体决策的程序和规则做出决定。学校的资金申报、预算调整审批程序完整,手续完善,符合相关规定。
在预算执行时,根据2014年印发的《成都大学2014年部门预算》,在经费报销过程中,严格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事项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开支范围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
在预算管理时,学校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首先,专项资金做到单独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专项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其次,规范管理。根据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学校出台了《教学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严把专项资金使用关,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应有的效益,保证绝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第三,加强预算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全校预算培训会,宣传预算的重要性以及资金合规使用的方法,强调资金使用的进度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性。
由此可见,学校预算资金使用完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的重大开支有严格的评估论证,符合学校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和虚列支出等情况。
③会计核算。学校会计核算严格遵照以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2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502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各项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填制及时、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并经有关责任人签章、复核。会计凭证与所附原始单据相符。多次组织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定期检查账务处理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正确性等问题。
由此可见,学校的会计处理符合规范性制度要求。
④预决算信息公开。自2012年起,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政府网站上公开学校上年决算、本年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
2014年4月公开信息包括有:2014年“三公”预算、2013年预算、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2012年“三公”经费决算等信息。由于网民高度关注高校“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2013年学校率先开展相关信息公开工作,在网络平台上激起了较为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以及《中国青年报》等平面媒体以《公益人士雷闯向百余高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仅成都大学公开》等为题进行了报道,受到网民关注和好评。
(3)决算审查
①部门决算质量。该指标主要反映了决算的准确性。学校在接受财政部门决算审查时未发现任何需整改问题。
②人大决算审查。该指标主要反映了决算报表是否按照人大预工委决算审查结果进行整改,人大预工委决算审查对学校未提出任何需要整改的问题。
3.投入效果
(1)整体效益
①社会效益。学校紧密围绕办学目标安排资金计划,在严格、健全的财经法规与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下,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重点学科建设、教学教改成果、学生就业情况、服务成都市地方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
重点学科建设实现质的发展。通过对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9个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建设投入,增强我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通过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项目、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培育项目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扶持项目的重点投入,为建设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层次,下一步拓展硕士点奠定基础。
教学教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2015年9月底,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全面启动校级品牌专业的立项建设工作,2014年学校品牌专业立项12项。推动全校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截至2015年9月底,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积极参与UOOC联盟的MOOC建设,已建设两批共26门MOOCs课程,翻转课堂立项15门,其中《国学经典》在UOOC联盟25门上线课程中学生选课人数排名第四。组织开展高层次、高级别教学成果奖申报。在四川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中,我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并推荐1项成果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3项,为下一轮教学成果的培育作好准备。按照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鼓励教师编写出版高质量教材。全校教师共出版教材54部,其中入选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6部。2014年度开设课程均进行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推荐教师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专业和课程特点,合理规划教学班规模,非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小班教学比例达到56.66%。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保持良好的就业状况。2014年我校有毕业生591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005人,专科毕业生1905人,最终就业率为93.87%(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3.21%,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5.28%),圆满完成了四川省教育厅下达的就业率85%的就业目标任务,并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7.52个百分点。80.64%的毕业生在成都地区就业,彰显了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为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为成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实施产学研政结合,贯彻校地协同创新。2014年我校积极参与校院地协同创新工作,深入实施产学研政紧密结合: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锦江区)。实施校地协同创新战略(市科技局、市技术转移集团)。
省级科研平台载体的建设。组建四川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即“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成为四川省拟建立的50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批准认定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的通知》(川教函〔2014〕322号))。
2014年我校组织申报了“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社科普及基地”与“老年健康科普基地”两个省级科普基地,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党组共同研究认定,包含我校两个基地在内的共计16个基地(15家申报单位)为我省第五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我校是全省唯一一家申报两个基地并获得批准的单位。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学校及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助力。2014年,有5名校级领导分别赴台湾、日本和韩国、法国和丹麦、美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高校进行回访或交流访问。预计出访将进一步推进上述高校与我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将就现有合作项目、合作细节以及合作领域进行进一步磋商,大力促进校际师生交流与科研合作。
2014年,我校招收了百余名长短期留学生,生源国13个,学历留学生人数增加至6人,共有17位留学生获得成都大学留学生奖学金,24位留学生获得成都市友城奖学金。留学生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启用新教材,实现了教学课程多样化,教学过程体系化。通过聘请留学生教学质量督导,设立班主任等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在组织参加实践活动,保证宿舍日常运转,提供便利服务等方面,也获得了留学生的广泛好评。
通过我校与海外高校及机构的友好往来以及外事来访活动所实现的双方进一步了解和沟通,2014年,在与原有友好院校保持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我校与美国罗德岛学院、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日本县立广岛大学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我校出国(境)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达200余人,其中87名文新学院学生赴泰国清迈省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得到了泰国教育部和泰国清迈省的高度认可。该项目纳入了国家汉办的公派汉语志愿者计划,并获得了国家汉办经费支持;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生人数达300余人,参加中文学习和各类文化活动的人数超过3000人,汉语言文化得到进一步推广;在我校与泰国清迈府及清迈大学友好交流的基础上,成都市与清迈府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在我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多年友好合作的基础上,成都市与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此外,我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成功设立两所孔子课堂,为成都市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增添了新的篇章。
在参加公派项目考试或培训以及参加国家省市外事工作会议等方面,我校共派出20余名教师和工作人员,增强了参与者的专业技能以及涉外常识,也提高了学校的外事知名度。
师资队伍水平及建设不断壮大。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校在岗专任教师1104人(其中学工专技72人,双肩挑及其他专技47人,附属医院正高43人、博士7人,川抗所正高22人,博士10人,继续教育学院正高1人),满足教学需求。全校博士220人,硕士555人,博硕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0.2%,大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50%)。全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10人(其中正高178人),高于教育部的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不低于400人)。
2014年推荐学校人才参与申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百千万工程、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项目共计40人次。
2014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数量取得新的突破,新获评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人。
②经济效益。高校办学主要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学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科研经费引入和获得授权专利两个方面体现了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
学校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合理引入科研经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总计6297.56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07项、科研经费总计612.5万元。
学校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在专利获取授权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学校6项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好评,6项成果分别为:“肉制品优质安全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苦荞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重楼快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生猪产业关键技术链构建及示范”、“ 特色兔肉制品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特色牛肉制品加工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川菜预调理肉制品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2014年,学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全年组织申报且获受理各类专利75项,实现专利授权56项(与2013年相比增长27.27%)。
(2)项目支出绩效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地方经济这一办学目标,结合市委市政府对学校考核的核心指标,学校选取了科研、招生和就业三项工作专项经费进行了绩效评价。
①科研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合理引入及使用科研经费,实现了良好的产出。2014年,我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个;获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个。在国家项目获取中,首次实现艺术类项目的国家级立项,实现项目立项渠道的拓宽。共获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3个;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4个;共获省哲社规划项目13个。共获厅局级其他纵向科研项目总计167个。
学术论文:2014年,全校共发表研究性论文100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篇(一区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1篇,CSSCI期刊收录论文(含扩展期刊)67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8篇,人大复印2篇。
出版专著:全年出版著作58部。
国家奖励:2014年,我校政府获奖首次突破国家政府奖励,以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申报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奖励:2014年,我校共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实现了我校在省部级获奖二等奖零的突破。
厅局奖励:2014年,我校获得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的好成绩。
由于在政府奖励组织申报方面的突出成果,学校科技处获得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组织一等奖。
②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保持良好的就业状况。201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3.87%(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3.21%,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5.28%),圆满完成了四川省教育厅下达的就业率85%的就业目标任务,并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7.52个百分点。80.64%的毕业生在成都地区就业,彰显了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为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本届毕业生中,升学188人(包括读研111人、专升本77人),海外留学8人,公招、基层就业和灵活就业人数达到500余人,其中四川省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17人,西部计划7人。
不断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市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组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40余人次参加职业核心能力、高级职业督导师、高级职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KAB创业教育年会等专业培训和学习等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通过大量工作调研,加强信息化建设,重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实现信息功能强大,信息内容充实,操作方便便捷,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保障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的有效互动。
本学年校院两级共开展就业创业讲座40余场,其中校级大型讲座2场,分别邀请杰出校友、企业高管、人力资源专家、学院专业教师等开设讲座。2014年度学校继续拨出专项经费200万用于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项目七大系列活动的开展。经学生自愿申报、学院推荐、校内外专家初审、学校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管理领导小组复审,全校共立项活动项目415项。
在学校就业部门和学院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下,我校学生参加的2014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5个。其中“老友网•中老年网络社区”项目获得金奖,项目还在闭幕式上代表公益类项目金奖作品进行现场展示交流,并被推荐参加“创青春”全国大赛获得铜奖,为我校取得历史突破。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川办发〔2014〕26号)等系列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省市文件精神,我校主动出击,抓住一切机会,与龙泉驿区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在校内共建“成都学院大学生创业预孵化园”。 该创业预孵化园已正式投入运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③招生工作专项经费支出绩效:科学谋划,有序进行,监督管理
在全年度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招办在计财处的全程指导下,认真遵章办事,力求做到以招生专项经费科学预算促进全年招生工作的科学谋划,以招生专项经费决算督促招生工作的有序改进。
本年度为了配合招生专项的实施和管理,招生办认真梳理了涉及招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一些敏感环节如招生简章设计制作单位的选择等,均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由纪委监察部门监督管理;对于涉及招生广告发布的经济合同均严格按合同办理。
2014年整体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本科批次中,今年所有省份普通类一志愿全部投满。同时,我校在各地的实际录取分数线稳步提高,今年录取分数线超过当地省控二本线20分以上(13个省份)的占到81.25%,比2013年提高了12.83%。我校吸引优质生源的能力明显提升:今年共有82名学生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共录取超过当地省控一本线考生11人,并获得新生英才奖学金。我校投档志愿的报考率持续攀高:今年我校普通类一志愿报考率今年达到本科100%,除去因专业不平衡因素导致退档外,所有省份一志愿投档满额。报到率保持较高水平:全校报到率95.19%,其中本科报到率为98.05%,专科报到率为82.45%。
四、自评结论及建议
(一)自评结论
学校2014年财政部门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分为99.25分。
在资源投入部分,总分30分,学校得分29.80分。表现为发展规划目标设定清晰,年度工作任务明确、预算安排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行政成本节约,同时,在资源投入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在过程管理部分,总分50分,学校得分49.45分。表现为部门预算执行力强、预算管理科学和决算审查质量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政府采购的执行力。
在投入效果部分,总分20分,学校得分20分。主要表现在办学社会效益好、项目支出绩效高,但在部分项目经费支出完成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
1.研读领会评价指标,有效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在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紧紧抓住绩效评价指标的研读与准确领会这个重点核心,针对部分指标进行细化。为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学校不断加强对实施评价的操作人员和项目实施单位的培训,包括:详细讲解评价指标、评价依据、计算公式、确定评分标准和进行评价分工等内容。通过培训,树立了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绩效管理意识,明确绩效管理责任。在评价实施环节,工作组成员中既有财务专业人员,又有业务、项目管理人员,既保证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又保证评价工作的专业水准。通过资料审查、查询、询问、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绩效评价的质量水平。
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使得学校对“改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观念得以深入领会,实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预期目标。
2. 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为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全校上下认真学习、领会评价指标及其内涵,高效、有序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发现了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绩效评价的前期准备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综合性强、操作难度大,涉及面广。为高效、有序推进该项工作,学校分别从组织准备、业务准备和工作动员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1)组织准备。学校接到财政局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通知,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随即召开校党政联席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纪委书记和财务主管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任组员的学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组。为更好地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资料组、项目组和秘书组,三个工作组相互协作、各负其责。同时还成立校内绩效评价科研项目组并组织各直属单位人员共同参与评价,以确保学校首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2)业务准备。
为高效、有序推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现评价目标,学校计财处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制定了《成都大学接受成都市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迎检方案》,明确了整体支出绩效考评对象,确定了部门自评与现场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并且明确规定了各阶段工作任务。
(3)工作动员。
2015年7月8日,召开成都大学2014年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布置会,校领导、财务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各一级预算单位负责人参加,制定2014年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要求各一级预算单位按方案要求积极推进2014年绩效考核工作:确定绩效考核范围、明确绩效考核内容、置绩效考核时间及工作安排。
2015年9月9日,召开成都大学2014年预算绩效考核专家工作会,确定2014年绩效考核考评体系,明确绩效考评分构成,确定绩效考核时间以及确定绩效考核工作安排。
第二阶段为绩效评价的自我测评阶段。
总结2013年学校进行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各一级部门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部门根据2014年预算批复和决算,以《成都大学2014年XX工作专项经费指标体系(自评得分)》为依据进行自评打分,并撰写自评报告。
第三阶段为绩效评价的现场评价阶段。
此阶段学校确定了四项工作任务,即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信息、核实数据信息、开展现场抽查考评、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现场评价阶段,采取查阅资料及数据横纵向对比方式,采用了查阅文件、抽查凭证、核对原始记录、询问相关人员等方法,重点测算目标设定合理性、资源配置全面、准确性及整体效益实现等情况,计财处编制《2014绩效考评汇总表》。
第四阶段为绩效评价的报告形成阶段。此阶段学校确定了四项工作任务,即撰写评价报告、征求意见修改报告、提交报告、等待上级部门审核报告并反馈审核结论。
3.注重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促进各相关部门对资金管理的主动性,学校从2013年起已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隔年安排项目和分配经费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经校长办公会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绩效评价结束后,学校计财处将及时把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为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学校将坚持在学校网站上公开本级单位的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接受全校教职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4.及时完善部门职能,促进支出绩效提升
为更好履行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的职能,进一步提升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学校根据此次整体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的初评结果,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办学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科技处、地方服务与合作处职能,于2014年4月4日成立了成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强化和引导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及其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成都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单位整体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为学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提供了强力支持。今后学校将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常态化,更加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1.预算安排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预算安排的准确性指标未达到100%。反映学校在进行年度预算安排时应加强对分解目标任务的分析及测算,尽可能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减少年度预算调整,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体现预算的刚性约束力。
2.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加快项目执行进度
部门项目经费支出绩效指标未达到100%。反映学校在项目执行时效上,应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前期管理,及时确定项目并分配资金,力争和确保项目尽早实施,并按时保质完成项目进度。
3. 加强项目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执行进度
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与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管,精确制定实施计划,在预算申报书中说明执行进度,考核部门严格按照进度执行。
(四)提升单位财政支出绩效工作水平的建议
1.建立财务分级负责管理体制,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往往受制于一个单位、部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影响。学校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预算编制不准确、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所产生的问题。
因此学校将持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为推手,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整体提升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实行财务分级负责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强化财经纪律,防范财务风险,落实财经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有效运行的制度保证。通过对不同层级的职责做出界定,明确决策、管理、监督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权利,使全过程运行分级、分层拥有制度保证。
2. 健全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是提升财务管理总体水平最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学校资金量迅速增大,而各二级单位对本部门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职责不清,在制度约束、人员保障和财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相对而言,成为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强化对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实效性。
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一要以制度化强化二级单位“一把手”的财务管理责任,提高对财务政策把握的准确性。二要固化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明确审签流程和财务公开办法,强化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只有二级单位都自觉提高财经意识、严守财经纪律,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全面提高。
3.实行经费管理项目责任制,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实现
目前,很多工作项目由职能部门牵头统管,经费由职能部门统一编制预算,再划拨给二级单位。资金下拨后,职能部门与二级单位对资金的使用、监管责任不清,制度不完善、不到位,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执行效果不好的现象。
根据国家相关财经制度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应建立经费管理项目责任制。通过项目责任制,强化申请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以项目申报(牵头)部门为项目责任主体。项目申报部门对资金使用、监管、绩效评价全面负责,对子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监督,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履行监管职责。二是按工作进度或季度申请项目资金,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使学校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牵头部门半年进行一次项目检查,对项目执行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项目的正常、有序推进。四是将项目经费执行情况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
2013年,计财处专门从会计核算科抽调人员成立了项目管理科,已经对科研经费实行了项目管理。
4.建立预算评审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与前瞻性水平
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对政策性、技术性和时效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在不同的时间,甚至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的特点,需要预算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很强的执行力。因此,需要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与交流来提升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中的预算编制部门与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更好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执行度。
为适应国家更为严格、规范、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要求,强化各部门及责任人合理测算、管理使用经费的责任意识,使各项经费预算公开化、透明化,学校建立了预算评审制。通过由学校相关领导、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各部门预算严格评审,强化对学校经费投放的审查与控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前瞻性,同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 广泛开展校内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财政支出绩效不断提升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务与事权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学校应坚持开展校内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工作,通过搭建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考评指标,量化考评结果,推进考评结果运用,从而推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学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支出绩效不断提升。
6. 推进滚动预算,构建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科学合理的预算是强化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保障,需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预算管理和控制,有效防控财政和债务风险,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加快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成都大学2014年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按照《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5年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成财绩〔2015〕1号)要求,根据《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成府发〔2014〕6号)、《成都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成府发〔2014〕7号)及《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算绩效考核办法》(成院发〔2014〕64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纳入2015年部门项目绩效评价。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强化支出责任,提高科研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学校于2015年2月份全面启动该项工作,对“2014年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自评,现将科研专项的基本情况及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研项目概况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四川省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川教〔2013〕26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成大委发〔2014〕1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着力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成果获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提高学校科研实力,做好以科技平台和科研团队为核心的科研服务工作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科研任务、目标和考核管理制度,从而提升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确保各类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原创性、高水平和标志性研究成果的产生。
根据学校的《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研工作专项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项目立项通知书或合同协议书等配备资金。国家级项目以到校科研经费为基数,按100%配备相应的资金;省部级项目以到校科研经费为基数,按50%配备相应的资金;校资助项目以当年新设立的校资助项目数为依据,配备相应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以合同或协议签订的具体金额为测算依据,预算科研项目经费。据此,2014年科研工作专项经费预算为5794万元,2014年从科研工作专项经费中调出当年财政拨款安排的资金100万元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本金。截止2014年12月31日,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结余304.79万元。
科研工作专项主要以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为出发点,以强化学校科研基础支撑条件建设和促进科研资源统筹协调为手段,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领域布局和重大项目组织策划,大力开展创新型研究,积极促进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进优势学科快速发展,争取获取国家重大奖项突破,以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为学校“服务成都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做出切实贡献。2014年年初拟定的科研项目绩效目标应达到国家级课题立项6-7项;省部级项目立项20-35项;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奖励2-4项;授权专利10-20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0-30篇、CSSCI收录论文90-100篇;新增省部级以上平台1-2个;成果转化率较上年提高10-20%。
二、科研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科研工作专项经费预算安排5794万元:其中科研运行60万元;科研平台专项经费160万元;校青年基金项目100万元;科研成果奖励285万元;上年结转189万元及纵横向科研项目5000万元。2014年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实际到账 5627.76万元,其中:科研运行60万元;科研平台专项经费160万元;校青年基金项目100万元;科研成果奖励经费285万元;上年财政拨款结转189万元;纵横向科研项目4833.76万元。
2.资金使用。截止2014年12月31日,学校科研工作专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794万元,实际支出489.21万元,资金结余304.79万元。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账4833.76万元,因纵横向科研项目的项目周期为2-3年,而经费的拨付是按立项任务书拨付(一次拨付或按项目比例拨付),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经费的支出会随着项目的进度而支出,会发生结转至下年情况。
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经费严格按照科研项目预算书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或者合同(任务书)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不会出现超预算支出情况,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的支付依据及手续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及规定。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1.管理制度健全。为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学校不断健全相应的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近年来分别修订完善了9个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文件,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方便教职员工了解相关财务政策及项目实施过程,提高了办理财务日常手续的效率,进一步在执行层面规范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流程,加强了科研项目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管理。
2.资金使用合规。学校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完成预算编制、执行和实施。
预算编制阶段:严格按照《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决)算管理办法(试行)》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编制科研项目预算书,学校预(决)算委员会和专家评审组负责审定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科研专项资金申报、预算调整审批程序完整,手续完善,符合相关规定。
预算执行阶段:严格按照学校批复的科研工作专项金额及开支范围使用,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事项须符合科研项目预算批复的用途,开支范围必须合法合规,审批手续必须完善。
项目实施阶段:建立专家咨询评审机制。我校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科技处进行项目初审,计财处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资金评审,科研项目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应有的效益,保证绝不存在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同时,加强预算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查看资金使用的进度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性。
3.会计核算。学校会计核算严格遵照以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2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502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各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及时、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并经有关责任人签章、复核。会计凭证与所附原始单据相符。多次组织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定期检查账务处理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正确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学校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核心,在科研工作专项工作中,从项目立项、项目评审、项目实施、项目结题全过程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我校科技工作实行学校统一领导下的校、院(部、所)两级管理责任制。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校内科研工作专项进行督导,促进学校科技水平的提升。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效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文件精神,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和<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13〕33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财务工作在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相应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重大项目经费配套及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术活动与交流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平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修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解析》。
学校计财处于2013年4月专门成立了项目经费管理科,负责经费使用的管理;于2014年3月成立了绩效管理科,负责学校整个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学校科技处作为学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科技项目监理工作进行总体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通过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校院两级责任制的实施,强化了资金的全流程管理,确保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科研工作专项资金使用需按如下程序进行管理:
第一,编制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书和填制科研项目预算书;第二,根据学校预(决)算委员会批复的科研工作专项经费,严格按照科研项目预算书下达资金和开支范围;第三,科技处和计财处共同监督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及时监督;第四,计财处配合科技处完成科研项目的结题和验收;第五,项目结题后,计财处对科研工作专项进行绩效目标考评。
三、科研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完成任务量
2014年有75个项目完成结题,其中纵向项目结题55个,校基金项目结题20个;2014年我校共获纵向立项205个,校基金项目立项47个,横向项目签订合同168个。
(二)项目完成质量
项目完成质量整体较好,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6项;厅局奖励22项;学校8项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好评;科研工作专项取得专利授权56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立项2项;产学研政实施效果逐步体现;组建了“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我校成功组织申报了“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社科普及基地”与“老年健康科普基地”两个省级科普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家申报两个基地并获得批准的单位。
(三)项目完成进度
所有项目均按项目进度完成。
四、科研项目效益情况
学校的科研工作专项的产出主要表现在取得的各级科技奖励成果上,在项目效果方面表现在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具体如下:
(一)科研工作专项各级科技奖励成果
以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申报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 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政府奖励,意义重大。
我校共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实现了我校在省部级获奖二等奖零的突破。
我校获得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实现一等奖的突破。
(二)科研工作专项技术效益
2014年,学校8项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好评,8项成果分别为:“肉制品优质安全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苦荞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重楼快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生猪产业关键技术链构建及示范”、“ 特色兔肉制品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特色牛肉制品加工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川菜预调理肉制品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及“阿卡波糖原料及制剂的研制及产业化”。
2014年,学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全年组织申报且获受理各类专利75项,实现专利授权56项。
(三)科研工作专项社会效益
2014年,四川省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仅成功立项5项,我校共获得2项。
2014年,全校共发表研究性论文12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篇(一区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7篇,CSSCI期刊收 录论文(含扩展期刊)7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6篇,人大复印3篇。全年出版著作80部。

(四)科研工作专项经济效益
实施产学研政结合,贯彻校地协同创新。2014年我校积极参与校院地协同创新工作,参与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锦江区),参与实施校地协同创新战略(市科技局、市技术转移集团)。
   组建的四川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成为四川省拟建立的50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批准认定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的通知》(川教函〔2014〕322号))。
    2014年我校成功组织申报了“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社科普及基地”与“老年健康科普基地”两个省级科普基地。
四川省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由我校王卫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现了由共同牵头组建到由我校独立承建的转变。
五、评价结论、问题及建议
(一)自评结论
2014年度科研工作专项绩效自评分为97分。
在项目决策部分,总分30分,学校自评得分28分。表现为科研项目预期提供的服务、效益及目标明确,预算安排具有全面性,预算编制方法标准。在行政成本节约的同时,在项目决策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在项目管理方面,总分30分,学校自评得分29分。表现为资金使用专款专用,资金支付依据符合规定,财务制度建设完善,审批程序完整,会计核算规范,项目实施按照计划执行,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力。
在项目效果方面,总分40分,学校自评得分40分。主要表现为科研奖励成果显著,科技成果鉴定增长率、授权专利增长率及论文、著作发表增长率高,科研项目立项成果显著及产学研政结合实施效果良好,但在项目经费支出完成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问题及建议
绩效自评总分未达满分,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决策中的预算编制准确性及项目管理中的项目预算执行率未达到100%。究其原因,一是科研项目的自身特点具有建设周期较长(特别是纵横向经费立项后有2-3年周期性,而经费的拨付是按全部经费一次性拨付,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经费会发生结转至下年情况);二是科技项目立项往往会经过发布、申请受理、项目初审、项目评估、社会公示、预算编制、任务书签订等阶段后,资金才能到达项目承担单位启动实施,耗时较长,导致资金下达时间偏迟至下半年,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时间效益;三是,项目中涉及到的招投标采购计划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资金使用进度偏慢。
针对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意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实现,学校将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在项目任务书下达时一并下达绩效目标,以定量指标为主,严格按照经费开支范围及年初下达的经费限额使用。
2.加大项目负责人培训力度,通过制度学习,强化对项目经费的审查与控制意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不断完善并精细化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推进我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任务、目标和考核管理制度,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4.针对科研项目特点,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立项效率,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时间效益,提升财政资金的投入绩效。

附件1: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得分表)
附件2: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绩效自评说明

 

                                           成都大学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附件1:
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得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分值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得分比值)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自评得分
     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好   
     0 0.3 0.6 0.8 1   
1、项目决策(30分)   1.1-绩效目标
(10分)     目标内容 5 考核项目预期提供的产品、服务、效益或其他目标是否明确 不明确   基本明确   明确 重点检查数量、质量、功能、受益群体满意度等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等是否明确。 通过查阅项目申报、批复等有关文件,调取部门预算库,与主管部门座谈,了解项目的目标内容。按“评分标准”定性判断 5
  目标匹配 5 考核目标与资金实际开支方向的匹配情况,防止资金使用偏离目标 不吻合   基本吻合   吻合 检查绩效目标与资金实际开支内容间的吻合度。 根据文件、批复、座谈了解的项目目标内容,与项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开支方向是否能够有效达成既定目标 5
 1.2-预算编制
(20分) 预算编制准确性 10 项目年初预算金额是否科学 x>20% 20%≥x>15% 15%≥x>10% 10%≥x>5% x≤5% 评价项目预算安排、中调情况及结余情况 指标得分比值=1-(项目预算总额-中期评估调整取消资金-项目结余注销资金)/项目预算总额,项目预算总额是指年初预算与执行中追加预算(不含当年中央、省专款)总和 8
  预算编制合理性 7 考核项目是否符合部门(单位)履行职能需要 不符合   基本符合   符合 项目实际支出内容与部门职能、年度工作计划的关联程度 定性判断。结合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年度工作计划分析项目需求是否充分 7
  预算编制测算方法 3 项目预算金额的取得是否建立测算方法和标准 否       是 考核部门(单位)对项目资金需求建立了科学的测算方法和标准 检查项目年初预算编制时提出预算金额的测算依据 3

 


2、项目管理(30分) 2.1-资金管理
(10分)     资金使用范围 4 专款专用 否       是 重点检查是否专账核算。是否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现场查账,未专账核算的本指标不得分,存在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视为未专款专用,本指标不得分。 4
  资金支付依据 3 考核资金支付依据是否符合规定 不合规   较合规   合规 重点检查是否提供合法票据,是否虚列项目成本,是否进行大额现金支付等。 现场查账。未提供合法票据、虚列项目成本、进行大额现金支付占项目资金比重超过5%的,为“不合规”;出现上述行为但金额不超过5%的,为“较合规”;未出现上述行为的为“合规”。多个项目点,按发现的违规资金总额除以现场评价项目点项目资金总额计算。项目资金包括财政投入资金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 3
  资金开支标准 3 考核资金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不符合   较符合   符合 重点检查资金开支是否按规定标准执行。 现场查账。超标准支付资金占项目资金比重超过5%的,为“不符合”;出现上述行为但金额不超过5%的,为“较符合”;未出现上述行为的为“符合”。多个项目点,按发现的违规资金总额除以现场评价项目点项目资金总额计算。项目资金包括财政投入资金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 3
 2.2-财务管理
(5分) 财务制度 3 考核财务制度建设情况 不规范   较规范   规范 现场查阅项目点的制度文件情况;检查岗位分设、印鉴管理情况;检查资金支付审批、申报款项依据是否完备。 现场检查。项目点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岗位分设、印鉴管理规范,有支付审批程序且付款依据完备的为“规范”;相关制度完备但执行不到位的为“较规范”;无相关管理制度的,为“不规范”。 3
  会计核算 2 考核会计核算规范性 不规范   较规范   规范 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符合会计管理要求 现场检查。项目点未发现错账、漏账,会计科目使用正确,会计凭证填报规范的为“规范”;出现上述问题,但金额不超过项目资金5%的为“较规范”;超过5%的,为“不规范”。多个项目点,按发现的违规资金总额除以现场评价项目点项目资金总额计算。项目资金包括财政投入资金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 2
 

 

2.3-组织实施
(15分) 实施计划 2 考核项目计划制定情况 否       是 部门(单位)是否制定了符合实际的项目实施计划 现场查阅项目实施计划,评判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2
  计划执行 3 考核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不严格   较严格   严格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查阅项目文件、部门内部签批资料、会计凭证等,与实施计划进行比对,从时间节点上考核项目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 3
  预算执行 5 考核结余结转情况 x>20% 20%≥x>15% 15%≥x>10% 10%≥x>5% x≤5% 项目结余结转金额占年初预算数比重,适用于行政运转类以外项目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如果项目有追加预算本项不得分。 4
  管理措施 2 考核项目管理措施制定情况 否       是 部门(单位)是否根据项目管理实际建立采取了合理的项目管理措施。如工程类项目是否执行监理制、项目法人制等,是否对项目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等等 现场查阅执行文件、会议记录等资料,重点检查管理程序、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公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一事一议等相关制度是否严格执行。 2
  措施执行 3 考核有关制度规定执行情况 不严格   较严格   严格 管理措施执行是否严格  3
3、项目效果(40分)   3.1-产出(各级科技奖励成果)
(15分) 国家级奖励 5 考核获国家级奖励情况 无       有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国家级奖励专项原件,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5
  省部级奖励 5 考核获省部级奖励情况 无       有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国家级奖励专项原件,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5
  厅局奖励 5 考核获厅局奖励情况 无       有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国家级奖励专项原件,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5
 3.2-效果(技术效益)(8分)     科技成果鉴定增长率 4 2014年,学校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鉴定情况 x≤5% 10%≥x>5% 15%≥x>10% 20%≥x>15% x>20%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计算并抽查核实原件 (2014年科技成果鉴定数-2013年科技成果鉴定数)/2013年科技成果鉴定数*100%,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4
  授权专利增长率 4 2014年,学校实现专利授权增长情况 x≤5% 10%≥x>5% 15%≥x>10% 20%≥x>15% x>20%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计算并抽查核实原件 (2014年专利授权数-2013年专利授权数)/2013年专利授权数*100%,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4
 3.3-效果(社会效益)(8分)     科研项目立项 4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无       有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国家级项目立项,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4
  论文、著作发表增长率 4 2014年论文、著作发表总数比2013年论文、著作发表总数增长率 x≤3% 5%≥x>3% 7%≥x>5% 10%≥x>7% x>10%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计算并抽查核实原件 2014年论文、著作发表总数-2013年论文、著作发表总数/2013年论文、著作发表总数*100%,按评分标准,定量判断。 4
 3.4-效果(经济效益)(9分)     产学研政结合 5 2014年参与校院地协同创新工作,实施产学研政情况 否       是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是否实施产学研政结合,按评分标准,定性判断。 5
  高水平科技平台申报 4 省级科研平台载体的建设情况 否       是 查阅相关资料统计计算并抽查核实原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高水平科技平台是否申报成功,按评分标准,定性判断。 4
合计 100 合计 97
 
附件2:
成都大学科研工作专项绩效自评说明

   本说明是针对我校科研工作专项自评指标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的说明,具体而言,是以二级指标的得分分析为切入口,详细梳理了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依据。
1.1-绩效目标(10分)
自评得分10分
自评说明
通过查阅项目申报书、预算项目批复等有关文件,与主管部门座谈,了解项目的绩效目标内容。各科研项目预算书均有详细的绩效目标说明,绩效目标与项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开支方向能够有效达成既定目标。
1.2-预算编制(20分)
自评得分18分
自评说明
科技处严格按照《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预(决)算管理办法(试行)》和2014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申报书。根据学校的《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研工作专项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项目立项通知书或合同协议书等配备资金。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实际到账5627.76万元,中期评估调整取消资金100万元,项目结余注销资金304.79万元,计算公式为:1-(5627.76万-100万-304.79万)/5627.76万*100%= 7.19 %。
2.1-资金管理(10分)
自评得分10分
自评说明
通过现场查账,科研项目严格按照学校批复的科研工作专项金额及开支范围使用,做到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未出现虚列项目成本、违规资金及大额现金支付的现象。开支标准符合国家规定。
2.2-财务管理(5分)
自评得分5分
  自评说明
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如:《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编制记账凭证。
2.3-组织实施(15分)
自评得分14分
自评说明
我校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书进行项目实施,科技处和计财处共同监督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学校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核心,在科研工作专项工作中,从项目立项、项目评审、项目实施、项目结题全过程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学校科研工作专项经费实际到账5627.76万元,年底结余304.79万元,计算公式为:结余率=304.79万/5627.76万*100%=5.42%。
3.1-产出(各级科技奖励成果)(15分)
自评得分15分
自评说明
我校首次突破国家政府奖励。获得以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申报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实现了我校在省部级获奖二等奖零的突破;获得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的好成绩。
3.2-效果(技术效益)(8分)
自评得分8分
自评说明
2014年,学校8项校企合作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好评,8项成果分别为:“肉制品优质安全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苦荞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重楼快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生猪产业关键技术链构建及示范”、“ 特色兔肉制品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特色牛肉制品加工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川菜预调理肉制品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以及“阿卡波糖原料及制剂的研制及产业化”。与2013年通过的2项成果鉴定相比,科技成果鉴定增长率为300%。
2014年,学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全年组织申报且获受理各类专利75项,实现专利授权56项,与2013年42项相比授权专利增长率为33.34%。
3.3-效果(社会效益)(8分)
自评得分8分
自评说明
2014年,四川省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仅成功立项5项,我校共获得2项。
2014年,全校共发表研究性论文12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篇(一区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7篇,CSSCI期刊收 录论文(含扩展期刊)7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6篇,人大复印3篇;全年出版著作80部。2013年全校共发表研究性论文、著作1212篇,论文、著作发表增长比率为10.15%。
3.4-效果(经济效益)(9分)
自评得分9分
自评说明
2014年我校积极参与校院地协同创新工作,参与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锦江区),参与实施校地协同创新战略(市科技局、市技术转移集团)。
    我校组建的四川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成为四川省拟建立的50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批准认定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的通知》(川教函〔2014〕322号))。
    2014年我校成功组织申报了“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社科普及基地”与“老年健康科普基地”两个省级科普基地。
四川省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由我校王卫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现了由共同牵头组建到由我校独立承建的转变。

 
成都大学2014年度科研工作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支撑材料目录
1.1.1- 目标内容
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校青年基金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学术活动费预算申报书
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研平台专项预算申报书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项预算申报书
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奖励及科研配套经费预算申报书
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7、 报人大审批资料(收支预算总表、项目支出预算表、成都大学2014年部门预算说明)
8、 成都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中的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

1.1.2- 目标匹配
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校青年基金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学术活动费预算申报书
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研平台专项预算申报书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项预算申报书
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奖励及科研配套经费预算申报书
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7、 报人大审批资料(收支预算总表、项目支出预算表、成都大学2014年部门预算说明)
8、 2014年科技处工作计划
1.2.1- 预算编制准确性
1、 2014年科研经费收入表
2、 成都大学关于调整2014年预算的请示
3、 结转结余表

1.2.2- 预算编制合理性
1、 成都市财政局关于批复市级2014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成财预〔2014〕5号)
2、 成都大学2014年校内部门预算批复
3、 科技处2014年部门工作计划

1.2.3- 预算编制测算方法
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校青年基金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学术活动费预算申报书
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研平台专项预算申报书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项预算申报书
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科技奖励及科研配套经费预算申报书
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7、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工作量管理办法(成院发〔2013〕26号)
8、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重大项目经费配套及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成院发〔2013〕27号)
9、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成院发〔2013〕47号)
10、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术活动与交流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成院发〔2013〕48号)
1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平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修订)(成院发〔2013〕51号)

2.1.1- 资金使用范围
1、 成院发[2013]12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印发《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 成院发[2013]13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印发《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3、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成府发〔2014〕7号)
4、 《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 成都大学关于党政领导班子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成大党字〔2006〕27号)

2.1.2- 资金支付依据
1、 成院发[2013]20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印发《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经费支出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
2、 成院发[2014]26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印发《成都学院(成都大学)部分经费支出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3、 成院财[2012]3号成都大学公务卡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4、 成院财[2012]4号成都大学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
5、 成财库[2012]32号成都市财政局  成都市监察局关于实施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的通知
6、 成财库[2013]13号成都市财政局  成都市监察局  成都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通知
7、 2014年度科研项目预算汇总表

2.1.3- 资金开支标准
1、 成都大学2014年部门预算
2、 科研项目预算书
3、 成委办[2014]14号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
4、 成委办[2014]25号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5、 成财行[2014]70号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6、 成财行[2014]86号市财政局 市委组织部 市人社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7、 成财外[2014]124号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级单位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2.2.1- 财务制度
1、 成院财[2013]1号《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实施细则》
2、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解析
3、 《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流程》
4、 《项目经费管理科内部工作流程》
5、 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说明
6、 计划财务处项目经费管理科质量管控办法              
7、 关于设立科研经费预算专家组的请示             
8、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岗位职责设置              
9、 成都大学计划财务处财务印章管理制度             
10、 川教[2013]26号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11、 成府发[2014]7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2.2- 会计核算
1、 《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实施细则》
2、 2014年计划财务处报账须知(报账审批权限)
3、 2014年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4、 成都大学会计科目表
5、 成都大学经费开支范围暂行规定(校发〔2008〕37号)
6、 成都大学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
7、 成都大学国有资产账实核查暂行办法
8、 成都大学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2.3.1- 实施计划
1、 财政局、科技局关于下达2014年省级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成财教〔2014〕93号)
2、 科研项目申报书(例: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
3、 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例: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4、 科技管理办法汇编

2.3.2- 计划执行
1、 部门预算申报书
2、 成都大学2014年校内部门预算批复
3、 部门预算批复书

2.3.3- 预算执行
1、 《成都学院科研项目预算书》
2、 科研经费收入表
3、 项目结转结余情况表

2.3.4- 管理措施
1、 成都大学科研项目招标采购细则
2、 成都大学招标采购申请表
3、 科技工作服务指南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关于印发《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研行为规范》的通知(成院发〔2013〕14号)
5、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13】33号)
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科技工作服务指南(管理流程)
 
2.3.5- 措施执行
1、 立项通知及评审书(例: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2、 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例: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资助科研项目任务书)
3、 科研项目合同书(例:炼钢炉铁渣带铁量检测及优化科研项目合同书、共建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调查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4、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

3.1.1- 国家级奖励
1、  “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1.2- 省部级奖励
1、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大企业集团综合集成治理系统工程研究》(专著)
2、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架构与实践探索》(专著)
3、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保障体制研究》(专著)
4、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小学党建实践创新研究》(专著)
5、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产业集群演化论》(专著)
6、 2014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民族 国家与文学史地理——1950-1980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形态》(专著)

3.1.3- 厅局奖励
1、 我校获得成都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公示

3.2.1- 科技成果鉴定
1、 “肉制品优质安全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
2、 “四川省苦荞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 科技成果鉴定
3、 “重楼快速繁育与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科技成果鉴定
4、 “ 生猪产业关键技术链构建及示范” 科技成果鉴定
5、 “ 特色兔肉制品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成果鉴定
6、 “ 传统特色牛肉制品加工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成果鉴定
7、 “川菜预调理肉制品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科技成果鉴定
8、 “阿卡波糖原料及制剂的研制及产业化” 科技成果鉴定
9、 2013年科技成果鉴定材料

3.2.2- 授权专利增长率
1、 2014年成都大学专利授权清单
2、 2013年成都大学专利授权清单

3.3.1- 科研项目立项
1、 2014年学校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立项统计表
2、 《成都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审核与管理登记表》

3.3.2- 论文、著作发表增长率
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3-2014年各学院论文统计表
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各学院论文清单(部分)
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3年各学院论文清单(部分)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4年各学院著作清单(部分)
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3年各学院著作清单(部分)

3.4.1- 产学研政结合
1、 成都大学与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3.4.2- 高水平科技平台申报
1、 1、“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的批复(《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批准认定第二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的通知》批文
2、 申报两个省级科普基地获批准的批复


 


(微信扫描分享)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财务处